发布时间:2020-6-29 点击数:1366
疫情防控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最重要工作,多地延迟复工、开学时间,对人员流动、交通运输进行限制,经济运行速度阶段性掣肘,疫情对建材市场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影响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一、水泥:疫情后需求将集中释放,供给可控
纵观2019年整个全年的水泥行业的价格走势,水泥价格已经走成了一条平稳上升的直线,并且较2017年和2018年同期相比,淡旺季的波动明显收窄。2020年积极的因素在于,暖冬且过年早。疫情发生于淡季,节前需求旺盛且库存低,根据龙头企业沟通情况,疫情对交运物流的影响截止3月底的可能性较大,这样则对需求量基本无影响;3月中旬需求正常启动,则对水泥基本无影响、玻璃玻纤等影响较小。
可初步判断,湖北疫区企业,疫情期间不会大幅降价。普通产线可通过错峰停产限制,而处置生活垃圾的产线有胀库压力,后期不排除限产的可能,若满负荷可把熟料先出库堆放;华东中型企业:库存估计在5成左右,检修比例1/3左右;华北、西北企业:正常年份下游都是3月下旬4月之后复工,产能错峰期间运转仅在30%,完成环保错峰停产任务前不能开。北方和往年差别不大,一季度价格不会发生大的变化,预计政府会加大基建力度,对需求展望较为乐观;华南本地企业,春节已经安排大修,判断粤东一带龙头企业库存基本空库,珠三角龙头企业20%左右,低于去年年前25%-30%的水平,而原材料供应方面没有影响。
二、钢材:行业生产、下游行业消费带来一定负面影响
疫情防控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最重要工作,多地延迟复工、开学时间,对人员流动、交通运输进行限制,经济运行速度阶段性掣肘,对钢铁行业生产和下游行业消费都带来一定负面影响。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。
(1)钢材需求减少
复工时间的各地延后,以及民众健康保护意识的增强,建筑和制造业复工都受到非常大的影响,相对看建筑业受到的影响更大。目前多地对人员流动管控措施仍在加严,民工返城普遍延迟,即使是已经抵达城市的民工也面临隔离,预计建筑和制造业复工将会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,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,钢材市场需求旺季的到来也将会明显延后。
(2)钢材生产往后顺延
疫情对钢铁生产企业排产形成较大扰动,由于需求下降、运输紧张以及员工安全等因素,部分钢厂成品材库存大幅累积,同时原材料库存备货不足,导致开始被动减产。
随着原料消耗,特别是一些内陆地区的钢厂由于对汽运依赖度较高,厂内原料供应不足,加之成品材库存高企,宣布减产的钢厂已越来越多。如果疫情持续的时间长,物流、订单、库存、资金、人员等因素对钢铁企业生产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,更多钢铁企业生产将不可避免受到较大冲击。短流程钢厂方面,节后废钢收购难度加大,工人返回也较为缓慢,加之多数亏损,短流程企业目前基本处于全面停产局面,节后复工将会明显延后。
三、消费建材:一季度的淡季影响有限,医院需求释放迅猛
据了解,消费类建材企业除了在湖北的工厂外,复工时间多在2月9-10日。消费类建材多为轻资产,一季度淡季,往年生产开足马力也要在正月十五之后,因此若2月10号返工和往年区别不大。各个企业均已经提醒人员避开交通高峰和交通障碍尽量提前待命,湖北籍工人无法返工但均占比不高,湖北工厂的复工需要等待湖北的统一指挥;江浙一带企业:公司多为当地员工,机械化程度也比较高,生产方面恢复问题不大;而疫情爆发区域的工人返回需要隔离14天,短期内会造成影响。当前公司库存是正常水平,后续要看需求的恢复。
四、风险提示
(1)疫情大幅扩散。本次疫情对建材企业的下游需求造成直接影响,若疫情防控不力,发生扩散,则对建材下游需求的释放形成抑制。
(2)国内货币、房地产宏观政策风险。国内货币政策的收紧将严重影响各个重大基建项目的开工进程;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将关系到土地开发、房地产的投资,作为水泥主要下游需求,两者政策的变动都将直接影响到水泥的价格。
(3)原材料成本风险。煤炭是水泥的主要原材料成本之一,短期内大幅上涨将影响水泥企业的盈利能力;纯碱、天然气、化工原材料价格若上行,亦摊薄玻璃玻纤及消费类建材企业利润。
另外还发现,企业多关心以下问题:一、湖北疫区是一个民工大省,二、周围几个封路的民工大省如河南返程交通是否顺利,三、工地本地是否允许工人聚集开工。而湖北市场占几家企业的市场比重均不高。
此外,各地上马应急医院,包括原来的医院重建,对防水、防渗材料需求较大,龙头企业受益显著。
由此可见此次疫情对建材市场存在一定的影响,建材行业应相信市场和政府,共同渡过困难时期。
装配式建筑现在发展的非常迅速,但当前装配式建筑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,下面奥美小编简单归纳几条装配式建筑现状存在的问题:
装配式建筑的工地现场的建筑材料完全是由工厂运来的半成品,施工单位在现场对地式做一定处理后,地半成品进行房屋的组装。建筑工地不再把瓦工、木工、钢盘工等...